(6)我所看見的未來~領略感動,做感動人的事(昆明翠湖公園)

2010032522:00

               
                     上接  第(1)篇         第(2)篇        第(3)篇          第(4)篇         第(5)篇


沒感覺,無法感動

想要做出讓人感動的事,對他人形成改變或影響,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天使,自己首先要學會感動,樂於自我成長。

網路上曾經流傳一篇文章《當個心靈富人》,作者說他有個親戚,綽號叫做「沒感覺」,十件事中有六、七件,他的反應都是「沒感覺」。其實他的生活閱歷相當豐富,但也許就是見多識廣,觀於滄海者難為水,尋常事物對他來說,一個一個變成了「沒感覺」。

作者認為社會越富裕,這種「沒感覺」的人,似乎也越來越多。心靈的富有不在於擁有或經歷許多,而在於感覺許多;無法有許多感覺的人,就是心靈上的窮人,他們是富裕社會裡另一種常見的新貧階級。想要避免淪為心靈上的窮人,並不是增加更多或更新的經驗,而是如何讓稀鬆平凡的事物,產生更豐富的感覺………

「沒感覺」有時代表了一種心態:「以為一切理所當然」。歷經失去或痛苦,方知擁有的可貴;懂得感恩知足、珍惜擁有,生命充滿了喜樂。有此體悟者,常見於曾經嘗盡痛苦或失去健康而大病初癒的人身上,原來,看似簡單的人生三願「吃得下飯、睡得著覺、笑得出來」,一點也不簡單!原來,能走、能看,還能吃,是如此值得感謝的恩寵!從此學會對生命的期待歸零,領略更多感動。

「沒感覺」常常來自於時間壓力,腳步匆忙,沒有多餘心力觀照自我。身處競爭激烈的工商社會,現代人需要更多修練和智慧,方能游刃有餘,自在快樂。每件工作都有急迫時效性,做這件時心中盤算著下一件,總想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最多可能的事,天天與時間賽跑。久而久之,急躁成了習慣,匆忙變為常態,內在感受往往被擺在最後,未受重視。 

「沒感覺」有時緣於心靈無法自由,心為紅塵俗事所擾,容易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感動何處來?自在,是心不隨境所影響的一種態度;自在,是心境與修為不斷學習的結果。然而紅塵俗世中,處處都有影響心靈自由的因子,小如生活瑣事,大至挫折、困境或無常。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學習自在,心靈自由了,感動自然來。

「沒感覺」可能種因於過往壓抑太多感受,情緒很少被接納,沒有正常宣洩管道,或者缺乏自我心靈對話,埋藏內在感受一旦成了習慣,不容易產生感動。長久以來,生命教育與情緒管理是學校教育較為欠缺的一環,在智育掛帥等升學主義下成長,學校沒有教我們如何面對生命、輕鬆自在生活。生命,是一場無止境的學習旅程,沒有畢業證書,且讓我們好好學習如何與自我心靈對話,與自然萬物對話,以領略更多的感動。

「沒感覺」往往緣於不能活在當下,無法深刻體會。活在當下,不僅是慢活的生活態度,也是思緒專注的表現,同時還是自在心的修練。思緒專注,在吃的當下,嚐到食物真滋味,在行走步伐中,感受身體律動;自在,心無旁鶩,聽得見鳥語,看得見花美,遇見了幸福。            ~待續~




早起運動的人們~昆明翠湖公園




























半乘纜車半走昆明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