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照片是台東火刺木果實)
日前,格友clever分享了一篇很棒的演講稿,講者是富迪建設董事長何國美,內容不談任何教育理論或依據,只以平實平常的例子,說明X世代、 Y世代的新人類和新新人類和舊人類的不同。
何先生說他父親以前是開木材行的,人很兇,小時候如不聽話,他抓起木材就打。何先生到大二還被父親打過,父親罵他的時候常常用力一推:「你給我出去!」 兒子就被推到外面,門砰一聲關上了。怎麼辦?只好站在門口等,到黃昏的時候媽媽就會把門開一條縫,說:「好啦,進來啦,爸爸不生氣了。」
可是,時代不一樣。現在的父母有個最大的毛病,就是跟兒女辯論辯輸的時候,常常喜歡把最後一招拿出來,藉此強迫兒女接受自己的想法,輕易開口說:「不然,你們離開這個家好了!」
何先生有個朋友,子女都在念國立大學,兩個小孩就是這樣負氣離開家,到了晚上自己躲到公寓頂樓去。等到 12點半,爸爸媽媽急得要命,滿街找人,他們就在窗口看著爸媽滿街找。凌晨兩點半,親戚朋友電話打遍,報警也報了,他們才回來按電鈴,兩個小孩開門第一句話就是:「累了吧?」然後就回去睡覺。
有鑑於此,何先生常奉勸朋友,千萬別說要把自己的兒子女兒趕出去,因為環境已經不一樣了。很多人的心裡還是殘留了父權時代的觀念,認同所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種想法………
前述內容讓我感觸良多,不禁想起了大兒子國一時的往事。青春期的孩子,無論在生理或心理上,正面臨著從小孩走向大人的改變階段,是個屬於不知所措的摸索年齡。當時外子對他是威權教育,非常不贊成我的教育理念,每次和他談及教養問題,希望他顧及孩子的感受與自尊,別再沿襲過往觀念,使用強勢、要求或責罵等負面方式,他總是無法認同。曾經不只一次,嘴硬地說:「如果他有本事離開這個家,我也不會去找他。」
果真發生這種事,怎麼可能不找,怎麼能夠吃得下、睡得著?但奇怪的是,沒發生時總習慣發出違心之論。
青春期的兒子,懵懂、茫然,生活失序、情緒不穩定,好幾次告訴我,某某同學離家了,等到被找回來後,父母的態度大為轉變……
「有時候,我也會想離開這個家,」兒子說。
「怎麼可以?如果你這樣做,我會哭死!……」媽媽聽到這樣的話,焦急萬分。
「我就是想到,你一定會擔心死了,才沒有這樣做。」兒子口氣淡淡地,又似了然於心。
我不曾告訴外子類此對話,因為我知道他無法接受,當下反應可能是:「有本事他就給我出去!」如此只會讓孩子更加難堪,也不知道後果如何。
他或家人甚至認為是我縱容、沒有嚴格管教,導致孩子不知上進!好一陣子,我感到萬分委屈,如果不是媽媽愛的力量令孩子感覺溫暖,讓他能夠體恤媽媽的擔憂,兒子可能不管三七二十一,有樣學樣跟著別人離家出走或什麼的,以換取父母改變教養態度。
曾經,我寫過一封簡信:
「生命需要等待」,每個人的成長與改變都需要時間,必須寬心等待。
它,不是罵狠話就能馬上改變,也不是把責任推在另一個人身上,責怪別人,就能讓孩子變成你我心目中希望的,順利升學、成長,不需大人操心……
難道你以為我不羨慕柴○婕的媽媽?兩個這麼優秀的女兒,被補習班大大當成宣傳廣告:「恭賀柴○媛基測四科滿分PR值……」我自己一直是父母放心,甚至覺得有點驕傲的女兒,你以為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處處令人放心,讓我們引以為榮?
面對孩子種種情況,我內心所受心靈折騰絕對不亞於你,當然會怨懟、不平衡,但是,我曾經拿來傷害別人嗎?我很肯定地說:沒有!只有當成人生功課,不斷地轉化心境,就像有些人生了不健康的孩子或頓失健康、發生意外……,它們都是要讓人去學習「接受、感恩、尊重生命」等課題。
如此膽顫心驚的日子,就這樣,慢慢走過來。
我們都在學習如何當父母,孩子也在學習成長,過程雖辛苦,一切都值得。如今,非常感恩外子願意修正與改變,不再以威權態度對待孩子,會提供過來人經驗以為孩子參考;兒子也在懵懂中成長,慢慢摸索出自己的路,擁有健康身心靈,快快樂樂上學去。
最教人感動的是,國二時兒子曾在札記寫著:「…….對我而言,她是全世界最好的母親。」
「別輕易說:你給我出去!」不是要父母像驚弓之鳥,不能管孩子這,不能干涉孩子那,而是出自心底將孩子當成一個「人」,看待他是獨立的個體並加以尊重;受到尊重的生命,通常也會尊重自己,即使犯錯時施以嚴格管教,孩子對於父母的態度,將產生更多同理心,也不致輕易有不智之舉。
【書摘】
許添盛醫師在《孩子都是老靈魂》一書提到,現代的小朋友更早有了獨立自主的個性、有了自己的自尊心,其實比過去的小朋友更懂事、更貼心及更有智慧的。只是父母和老師的觀念還停留在過去,以為自己是與一群不需要被尊重、了解的小朋友打交道,以為只要自己是父母或師長,小朋友就「應該」絕對尊重及聽從。
許醫師呼籲,這樣的觀念錯了,現代的小孩更早就會去感受這個大人「尊不尊重他」、去判斷這個大人「值不值得被他尊重」!也希望大人捫心自問,當你覺得小朋友不尊重你時,是否也想過,自己在言語或行為上是不是有尊重到小朋友、顧慮到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