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歸零,從加分開始

2008062005:15


讓心歸零,是對人、事、物沒有預期心理,將期望歸零成為加分的開始,達到時予以正面鼓勵,而不是要求做到滿分,未達到則以扣分處理;讓心歸零,是設想自己本為一無所有,一旦擁有,便打從心底感恩,以領略更多感動,讓生命充滿了喜樂。



接受  最美的祝福

一場高燒併發的腦膜炎,讓一個小孩有幸活了下來,卻奪去了他原本擁有的一切能力,包括識字和寫字。

八歲,他還不會看時鐘,不會自己上學,連數字零到九都認得很吃力!他的智商只有七十,到小學五年級才學會認字,整整花費七年考了五次,才考上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很多人對孩子如此發展搖頭,但這個孩子的爸爸對別人說:「如果阿偉是豬,他也會是世界上最聰明的豬」、「別人腦震盪越震越笨,阿偉會越震越聰明」……

那個小孩慢慢長大,連家中電話號碼都記不住的他,卻在大二那年,有教授發現他在邏輯分析及創造思考方面如天才般的能力,為他找到了適合的學習方式。後來他以第三名優異成績自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畢業,現在是板橋地方法院的調查官──盧蘇偉。

多年來,他將輔導心得完成多本著作,包括:賞識自己、十一號談話室、不只要優秀、看見孩子的叛逆、看見男人、愛會傷人,以及陪孩子去環島

所著《看見自己的天才》是他的成長故事,其中有一篇「雞腿的滋味」,當時阿偉五科考卷只有一張得了10分,其他都是鴨蛋,那是他第一次「破蛋」「有分」了,爸爸媽媽很興奮,獎賞他一份當時得來不易的整隻雞腿。而他的鄰居小孩阿義,五科考卷只有一張90分,其餘都是滿分,卻因為少了10分,而被父親當眾以皮帶抽打,少一分打一下!

盧爸爸以及家人對阿偉無條件的「接受」態度,不知令多少人動容!

平心而論,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對我至少如此,相信很多父母也一樣。每個人都希望孩子符合所有期待──健康、聰明、貼心,功課好,人緣佳…………。但是,有幾個人能夠完全符合期待,又有幾個人能對不符期待全然接受呢?

正向期待,生力
早在大兒子參加基測考試前一兩年,外子就對我打預防針:「我的同學朋友中,幾乎沒有孩子和他同年,而妳不同,妳有多個好朋友的兒子女兒與他同齡。妳最好多關心一下他的功課,別等到考試結果出來,人家都考得很好,他卻見不得人,到時妳才哭哭啼啼……」

理智上我明白,生命價值不能用成績分數來衡量,兒子的生命價值如此,我這媽媽的的生命價值何嘗不是?但在現實和情感上,普天下的媽媽卻擔負著這樣的原罪。

努力擺脫如此原罪的我,心中還是承受了某種程度的壓力。

有段時間我察覺到自己心態,當別人問起兒子多大時,我會儘量少提起他今年國三;有人提到兒子要考試了,我會先加上一句他不愛讀書、成績不佳等,潛意識中希望他別人莫以為他是優等生,免得結果出來難為情。這種心態在我親戚面前,尤其不自覺地反映出來,因為從小我都是名列前茅的優等生,他們或許一廂情願以為我的孩子一定也愛讀書,成績一級棒。

當我再次從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節目中聽到盧爸爸那番話(),蟠然醒悟,如果我們內在對孩子存有如此負面想法,依照心理學上的「比馬龍效應」,積極正面的期待會使孩子感受到愛與支持,相反地,負面消極的評價卻讓孩子自我價值感降低,甚或產生對立。那麼,我們又怎能期待孩子往正向發展呢?

考試失利,低氣壓
從那時起,我徹底消除了如此負面心態,平常心走過基測考前的日子。

每天晚上,等待兒子從補習班回來,為他準備好宵夜,是我唯一所做的事。然而,國中三年他畢竟沒有穩紮穩打,起步太遲,基測考試結果離譜過頭!自然形成了我家低氣壓,也是我在失親感傷之餘,另一項鬱悶難解的課題。

這番複雜心情,在收到一封格友的來信時,淚水直流,有著被了解的深刻感動,心靈因此得到了撫慰。

看到你的兒子考○○○,想起我的學生考119時,
他的媽媽笑著說:
119吃到飽,119消防隊救火,真是好數字。
我的學生也嘿嘿地笑得很開心,
那種樂觀,我佩服,卻做不到!

一直到現在,除非別人問起,
否則,我從不主動說兒子念哪所大學讀哪所高中!
曾經,他們的成績是我心中無法言說的傷;
曾經,他們的挫敗是我人生最大的挫敗,
是你,你對孩子的寬容與愛,融化了我的驕傲!
是你,你的文字,治癒我泊泊流血的心傷。

所以,我知道,
你會陪著孩子走過這個烤季!


讓心歸零,好福氣
世俗價值觀對人的評斷,壓得很多孩子和父母喘不過氣!當孩子的發展不符合一般期待,孩子本身和父母雙方都承受著有形無形的壓力,這份壓力倘若無法靠著孩子的努力結果解除,只好依賴父母本身學習跳脫。我是個平凡媽媽,但我明白,先跳脫低落情緒與壓力,才有機會找到更好的出路........

「讓心歸零,從加分開始」是一種心態:萬一孩子發展不符合期待,不對孩子作負面評價,別認為他從此沒希望、生命沒有價值,更不能覺得孩子讓父母丟臉沒面子!父母面對孩子的一時失意,別以為一定是過去的因造成今日的果,而對自己或伴侶過於苛責、怪怨,只要努力保持平靜,針對眼前問題尋求解決之道。

唯其如此,才能陪伴孩子走過懵懂歲月,找到屬於他的人生方向,這也是孩子與父母的最大福氣。



   (本文照片96.05拍攝於通霄海水浴場,孩子們和我一起參加同學會)





《教育好夥伴》是國立教育廣播電台(FM101.7)週一到週五早上8~9點,專為全國家長所設計的節目,內容豐富、製作用心,我習慣在上班途中收聽此頻道,接觸諸多教育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