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米勒畫展.線上讀

2008070420:35

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   97.5.31~97.9.5 

國立歷史博物館1F展廳     周二到周日9:00~22:00      周一9:00~18:00    
 
前8件為米勒作品 / 圖取自網路,文參考圖錄或網站資料


NO1  坐著編織的牧羊女,1856       油彩、木板      39 x 29.5 cm
米勒以「農民畫家」著稱,曾創作出不少以牧羊女為主題的畫作。這幅《坐著編織的牧羊女》,描繪的是坐在楓丹白露森林一帶,利用牧羊的空閒坐著編織的少女。從森林的空隙望去,遠方是巴比松村的入口與夏伊平原,四下一片靜謐,年輕的牧羊女靜默安祥的身影,傳達了畫家人道的關懷與史詩式的讚賞。





NO2     縫衣婦人   油彩、帆布   33 x 25 cm
米勒在巴比松定居的期間,曾經畫了一系列以居家生活為主題的畫作,描述婦女餵食幼兒、坐在搖籃邊縫衣、教小女孩打毛線等等,米勒主要是想透過這些室內畫向愛妻和所有為家庭默默奉獻的婦女們致敬。以紅、藍、黃三種原色繪製的小幅作品,正是米勒作品的精髓所在。《縫衣婦人》所描繪的細節顯示了米勒明察秋毫的觀察力,而毫不做作、自然的詮釋,正是這幅畫之力量所在。





NO3    紡紗女,奧弗涅的牧羊女,1868-69    油彩、帆布   92.5 x 73.5 cm
這幅油畫是在巴比松完成,但草稿是來自米勒在1866年旅居奧弗涅及亞利耶地區時所畫的多幅速寫。奧弗涅的原始景觀及敦厚鄉民打動了米勒的心,而此處所呈現的小牧羊女正表現出米勒的關懷。紡紗女的面孔似乎籠罩在光環之中,眼窩凹陷,雙唇微啟,背光的身影後方是浮著朵朵白雲的明亮天空,襯托出人物超越時空的永恆感,猶如孤寂、索居的象徵,若隱若現的羊群瀕臨消失的邊緣,更加深了這種感覺。





NO4    大牧羊女圖,約1863     油彩、帆布    81 x 100 cm
米勒從1862年開始構思這幅牧羊圖的創作,完成後在1864年的沙龍展公開展出,博得觀眾的一致好評,這是米勒第一件受到公眾認可的作品。全畫洋溢著寧靜、安祥與和諧之美。簡單的場景、令人讚賞的構圖、對細節鉅細靡遺的觀察,配合藍、紅、金黃色的組成,完成和諧完美的畫面。





NO5      春天,1868-1873     油彩、帆布     86 x 111 cm
四季組曲是西洋風景畫的傳統古典題材,《春天》是米勒藝術生涯晚期接受委託創作的傑作,描繪著春雨將霽,天邊湧現兩道彩虹的田園風景,以充滿表現主義風格的筆觸,展現典型的巴比松畫派特色。人與大自然的對話,縮減成大樹下渺小的身影,而戲劇化的光影對比,則為田園意象增添了詩意與抒情。




 
NO6       格賀維勒的教堂,1871      油彩、帆布     60 x 73.4 cm
這幅優美的風景畫,是米勒生平最後的幾幅作品之一。自由的筆觸和明亮的色調令人聯想到當時代的年輕印象派畫家的風格。這幅畫對米勒而言,與他的童年回憶有關,米勒小時候,母親帶他去看教堂新鑄好的鐘,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身處於一個極端遼闊的地方」,他覺得教堂「好像比穀倉還要廣大」。這可能就是他把這個小教堂畫得比實際大很多的原因。左方那個收工回家的農人,如果按照正確比例來畫,應該比畫上的尺寸大一倍才對。 





NO7      晚禱,1857-1859     油彩、帆布    55.5 x 66 cm
米勒以自身的童年回憶為藍本,描繪一對在馬鈴薯田工作的農夫農婦,暫停手邊的農務,隨著遠方教堂傳來的晚禱鐘聲,站在暮色蒼茫的曠野中低首祈禱的肅穆身影。簡潔有力的刻劃,讓《晚禱》引起超越宗教意涵的普世共鳴:謙卑、感恩、對土地的尊敬、人與自然的和諧。





NO8      拾穗,1857      油彩、帆布     83.55 x 110 cm
「拾穗」是源自遠古的一項農業習俗,意指在秋收季節,允許窮人在收割過後的田地,撿拾剩餘的麥穗、玉米穗等以求溫飽。早期西歐美術史中最常描繪到的拾穗故事即為《舊約》中的「拾穗者蘿絲」。

《拾穗》是米勒多年觀察研究的創作結晶,他以沐浴在金黃秋陽下三位無名農婦曲背彎腰的拾穗形象,將一件農業社會貧民的苦差事賦予英雄史詩般的崇高意象。此畫於1857年在巴黎沙龍展展出時,一度受到保守派人士抨擊,因為他們擔憂在法國大革命與工業革命之後,生活日益艱辛的貧民會受到煽動,隨時揭竿而起。然而歷經時間的考驗,米勒的《拾穗》已經成為世界名畫的代表之一。

 



NO9  霍勒(1846-1919)
農婦.拉美特利   1 887完成      油彩、帆布    161 x124.5 cm
  



NO10     德崗 (1803-1860)
楓丹白鹿農舍中庭       約1844完成     油彩、木板      78 x56 cm
 



NO11    特華雍  (1810-1865)
抓背的母牛     1861以前完成      油彩、帆布       113 x145 cm
 



NO12      布荷東(1827-1905)
拾穗者之歸      1859完成       油彩、帆布      113 x145 cm
 



NO13      胡梭(1812-1867)
小橋      1855完成      油彩、木板     38 x54 cm
 


  
NO14    胡梭(1812-1867)
路邊水潭,貝里的農莊      1845--1848完成       油彩、木板      34.5 x 53.5 cm
 



NO15    柯洛(1812-1867)
收網     1871完成      油彩、帆布        66 x 82 cm




NO16    勒盧(1814-1895) 
柯塞特的平原與沼澤     1859完成      油彩、帆布        113x 189 cm



 尚──法蘭斯瓦.米勒(1814-1875)
尚──法蘭斯瓦.米勒是19世紀法國寫實主義的田園畫大師,以農民生活的繪畫創作聞名世界。米勒生於1814年法國諾曼第半島格魯什村的一個富裕農家,童年時與父親一起在田間勞動。1838年遷居巴黎習畫,因為厭倦都市的生活而於1849年移居巴比松,此後即以農村生活田園風光做為創作主題。

米勒的《晚禱》、《拾穗》等畫作使無名農夫成為與《蒙娜麗莎》一樣舉世知名的肖像,雖然只是默默專注於工作的身影,卻有著英雄史詩式的莊嚴與崇高意象,而米勒也因此被尊崇為法國最偉大的田園畫家之一。

「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是法國奧塞美術館首次以典藏的米勒畫作為主軸所策劃的海外特展,65幅的展品包括米勒的16幅真跡創作,其中《拾穗》與《晚禱》更是首度同時亮相臺灣的藝術重寶!米勒的畫作之外,亦展出與米勒同時代的風景畫大師胡梭、柯洛,以及受米勒影響的後輩畫家艾杜安、布荷東等人的畫作。而為了讓觀眾能更深切感受當時法國的農村生活,奧塞美術館特別挑選展出19世紀中晚期,紀錄法國農村生活的21幅原版攝影,真實呈現米勒所詮釋的法國農村生活。

               


【後記97.07.05晨】
昨天收到了網路流傳的簡報檔,於是我將裡頭照片上傳分享,
最後一張是米勒作品之外,我最喜歡的一幅。
(可惜掃描效果失真,好像看不出它的好)
真蹟大而壯觀,我喜歡它的寧靜、溫馨和壯闊。
樹下垂釣者的悠閒恬適,令人心嚮往之,
三分之二藍天白雲的畫面,亮麗而充滿了希望,
有別於米勒等其他大師的作品風格……

真蹟中那隻「抓背的母牛」,生動逼真;
楓丹白鹿農舍中庭,呈現樂天知命、平靜恬適的感覺,
 胡梭的小橋、布荷東的拾穗者之歸……我都很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