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所看見的未來~領略感動,做感動人的事(雲南大理崇聖寺)

2010032022:45

                 
                               上接  第(1)篇         第(2)篇        第(3)篇      


包裝景點,說故事
嚴總裁在《中部──以魅力都市整合藝術山村》看見了中台灣願景:將台中規劃為中部旅遊中心,由藝術家打造周圍鄉鎮的美景,再利用密集的接駁車和套裝行程串連兩者,讓遊客可以同時享受都會的魅力和鄉村的寧靜。

各鄉鎮必須依照自己原有的優勢和特質,塑造出屬於自己的主題,以發展不同的文化特色,像說故事一樣呈現。一個個故事,一個個主題,就能發展出讓第二、第三階段旅客都會感動的永續經營景點。

兩岸觀光交流,如果能讓「感受」轉化為「感動」,有一天,台灣人也許會為了一首詩、一個故事或歷史典故,深入中國大陸各角落;反之亦然,當台灣做到時,大陸旅客之於台灣也是如此。
倘若未能深刻地詮釋其內涵,缺乏讓人感動的元素,答案可能會像旅客到了蘇州寒山寺的感受。

從小到大,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朗朗上口:「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兀自想像作者客遊他鄉的情景,感受著詩人聽到夜半鐘聲的悲愁孤寂心境。建寺一千四百多年後,當我前年踏進千年建築的寒山寺(蘇州)時,印入眼簾的是醒目紅色長布條,白色大字書寫著「千年古剎寒山寺歡迎您」,另個入口除同樣長布條外,還有五彩小旗四處飄揚,與古寺格調甚不協調;寺內人聲鼎沸,繳費就可以敲鐘,耳邊則是錄音機傳出的唸經聲……。以上種種現象,讓人對《楓橋夜泊》此詩意境的期待,完全落空。

為生命的感動而消費
嚴總裁在書中提及,文化界名人林谷芳老師曾經分享他心目中的「文化觀光」。林老師以西藏旅行為例,說明消費的目的有很多種,像西藏旅行這種消費,追尋的,就是一種生命的感動。

事實上,更多現代人渴望的,是在每日辛苦經營、追求物質之後,從另一個地方找到精神面的養分,這種需求背後蘊藏的,正是文化觀光。台灣很多遊客的模式,已經到了第二、第三階段,我們旅行追尋的,是深度體驗,是文化感動,以及心靈悸動。因此,台灣要推動文化觀光,就要找到感動人的元素,創造更多感動。

四月昆大麗之旅中,總共欣賞了四場歌舞表演,每一場節目各有特色,讓我們認識與了解雲南各個少數民族的文化。其中以「雲南印象」最令人讚嘆與感動!這是由國際知名舞蹈家楊麗萍所編導的大型原生態歌舞,出自雲南各地少數民族舞者的精湛舞技,以及楊麗萍弟子的精采表演。第一段擊鼓配合舞蹈的「太陽」,充滿了力與美,那份投入與堅持,讓我淚眼迷濛;月光下「孔雀舞」的精湛演出,讓人嘖嘖稱奇讚嘆不已………。欣賞了整場歌舞表演,心中滿是感動,多次淚流不止,也許無法具象描繪內心感受,但這樣的文化感動和心靈悸動,相信是我們很多人在旅行中想要追尋的。                   ~待續~



珠兒的媽咪,崇聖寺外享受餵魚樂




崇聖寺位於點蒼山腳下,離古城1.5公里處
係座頗具規模的佛教寺廟,於南詔大理國時期所建



金庸筆下的天龍八部有天龍寺,沒有崇聖寺,
實際上,大理有崇聖寺卻沒有天龍寺。
小說中,天龍寺外,發生了這樣的故事:如果刀白鳳潛心向佛














大理崇聖寺三塔倒影池,三塔與倒影相互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