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兒寫在前頭】
在《夢回獅頭山》一文的末尾,我寫下這樣一段話:
「領悟與不領悟,不在尼姑庵,在紅塵俗世的人間。」
為什麼會得出如此結語呢?
我認為紅塵是修行最好的地方。因為要維持紅塵俗世間的圓滿,要讓自己和親人都快樂,就得放下我執,修正諸多觀念和想法,而這一切都得從自己身上下功夫,修身與修心。
記得在93年間,曾寫信給朋友提及內容如下:古聖先賢的思想充滿了智慧。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擺在第一位,然而現在治國之人,有多少人是真正具有宏觀胸襟、聖哲風範,且不流於汲汲營營者?
許多社會問題的產生,不少是家庭出了問題,歸根究底則是很多〝人〞沒有讓自己的內在平衡與OK,才會有EQ不佳,不快樂的自己,帶入家庭中則影響了孩子、家人。伴隨著孩子成長,他又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模式中,不斷地循環著、上演著……,無怪乎聖賢要我們先修身而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然而,現今社會很糟的情況:「都是別人的錯,自己不需負任何責任」,只有負面批評,沒有正面建議,其實有建設性且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就是凡事自我省思、反求諸己(這也是聖賢之語),如果真能如此的話,我想,人會比較快樂,這個社會才會更美好、祥和………。
所謂修心、修身都應該是入世而不是出世的,應該在人際互動中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增進人際的關係,讓自己的生活更好!而不是拋開人群,說是看透人生。也就是說,修行應該是不拘形式,在自己角色上扮演好我自己,並出自內心地提昇個人修為,不斷地超越自我……。
歲月悠悠,過了這些年。兩個禮拜前,我在書局裡選了許添盛醫師的書,也發現他的學生張鴻玉所著《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副標題:「真正做自己」的內在生活修煉法,我翻了一下自序等內容,二話不說便買下了它。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深得我心,與我前述看法不謀而合,特別推薦並摘錄部分自序內容。
書名/《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副標題:「真正做自己」的內在生活修煉法
作者/張鴻玉(許添盛的學生)
出版/賽斯文化;2008年1月1日初版
【書摘】修行就在紅塵中(自序)
●什麼是修行?
修行,就是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
下什麼功夫?
下覺察的功夫。
覺察什麼?
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
為什麼要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
一念一世界。我們用自己的念頭,創造出自己的世界。
●雖然我們看起來都是睜著眼睛、忙裡忙外的,好像在做著什麼,但我們都是一些在昏睡中過日子的人。因為,我們並沒有覺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也沒有覺知到自己為什麼會做這個、做那個,所有的行動都來自無意識的自動操控。所以,眼睛是睜開著的,但並不代表我們的心靈是醒著的;除非心靈清醒,否則我們就不能算是一個真正清醒的人。
● 如果自己的意識不清不明,不能覺察到:在這個是間可以拯救自己的,唯有自己。那麼,就算你清心寡欲、持咒守戒,也只是壓抑自己,維持表面的和諧罷了。如此昏沉執迷,那只有再睡一會了。
●新時代的思想,著重在啟發人類的意識,新意識的覺醒,讓人類領悟到「思想與信念,創造了實相」。原來,每個人就是自己命運的創造者,每個人都被公平賦予了思考的能力。新意識,就是讓我們運用自己的思想、信念,去創造出自己所想要的一切。如果你想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最終,每個人都將體會到生命偉大的創造力,在自己的探索與體驗過程當中,圓滿自己的生命。
●你的信念究竟是什麼呢?你每日所思索想的,都是些什麼?如果你的每一個念頭,都將形成你自己的實相、變成未來的世界,你此刻還能不加緊「認識」自己的信念嗎?如果不覺知、不覺察,你又如何能洞悉自己的腦海正有著什麼樣的思緒?什麼樣的念頭正盤旋其中?
●唯有「覺知、覺察」,才是生命的重點,一旦覺察到自己的信念有問題,才有轉變信念的機會,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人類之所以頑固,難以放下過去的一切,是因為在觀念及概念上受到長期的制約和束縛;藉由觀念和概念的澄清,可使意識清楚自己的意圖與方向,做出正確的選擇,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不管生命中遭遇到什麼樣的事件,每個問題的發生,都代表著自我成長所需要的契機;善用情境,才能改變自己,為有意識的覺醒,才能點亮心中的明燈,而只要有一絲光明存在,生命中的黑暗就會消失。
●生命如同一條河流,每個人必須親自涉水而行。水流平靜時,你可以悠遊自在地漂流著,而波濤洶湧之際,你也必須勇敢地奮力前進。藉著旅行在這條生命之流的每一個過程,你因此認識了自己、體驗了自己、創造了自己。
●生活即修行,但修行唯有在紅塵。生活在繁華鬧市、桃紅柳綠之中,卻能看出全是鏡花水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自在也。
本篇照片是李花,從紀伯侖的「先知」談愛你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