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不到海角的信

2008103105:24




《海角七號》效應持續發燒,前幾日新聞報導,恆春郵局已經收到高達八千多封寄到「海角七番地」的郵件。恆春郵局靈機一動,決定製作一款「海角紀念戳」,未來退件除了「查無此址」的手指戳章,還會加蓋紀念戳章,以饗影迷。讓這一大批的信件,更具有收藏的價值。

寄信動機費疑猜
看到「海角紀念戳」的新聞報導時,實在很難理解這些寫信者的心情,明知是無法寄達的信件,何以要多此一舉?似乎印證了「演戲的瘋,看戲的傻」。沒有人知道,前述八千多封的信件內容是什麼,寄件人的動機為何。

或許有人單純只為了收到退件郵戳,也許有人希望能碰到類似劇中阿嘉這樣的郵差。此外,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太多難以抒解的情緒,抑鬱心情無處與人說,或者不想向人說,於是就寫一封寄不到海角的信吧。外子與我分享,認為它是某種情緒的抒發與轉移,也代表了潛藏希望的寄託………

寫信,訴心曲
這些新聞讓我想起了一件往事。若干年前,自己也寫過一封信,有收件人,卻是一個不認識我的陌生人。那時候,對婚姻生活充滿了怨懟與失望,心中有著諸多不平衡,好朋友雖多,可是內心世界最深層的想法,卻不便啟口,也不知如何與人說;不敢說出來,一方面也介意著,不知別人怎麼看待,知道後又會如何想?………於是,寫信給固定上電台節目的一位來賓,這樣讓我覺得安全,也存有對方能為自己解惑的期待。

那位來賓,後來成為我學習兩三年紫微斗數的老師,命理之術最後雖束諸高閣,但它依然發揮了階段性效益。從頭到尾,她不曾提過那封信,是否收到,或者被丟在一旁,我都不知道。事情經過了這麼多年,當我再回首時發現,那封信是「向內探求找幸福」的重要關鍵,因為願意面對,願意回顧過去、探索自我,能夠承認自己的不是,才有機會省思,也才得以突破困境。靠著一點一滴的努力,遇見了幸福。

開放自我,心靈自在
心理學上有個「周哈里窗」理論,說明一個人的內在可以分成四個部分:「開放自我」──自己知,他人知;「隱藏自我」──自己知,他人不知;「盲目自我」──自己不知,而他人知;「未知自我」──我不知,他人不知。

周哈里窗概念的提出是希望人們能清楚掌握內在的四個部分,透過自我覺察、自我坦誠、與人分享、他人回饋……等方式,讓「開放自我」愈來愈大,而其他三區就會愈來愈小;當內在開放區域變大時,心靈益加輕鬆自在。可惜一般人容易隱藏自我,更多時候存有很多盲目自我,至於人類88%心靈能量~「未知自我」,均在潛意識中有待開發,而它卻決定了我們一生的好壞。

讓生命充滿喜樂
總有不少智慧之語:「人最難看見的就是自己」、「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印證了我們必須了解自己,並應透過多種方式開放自己,且利用心靈力量超越自己。而這些恐怕不是寫封寄不到海角的信,所能達到的效果,但它也許會是一個起點,會是一時情緒的抒發管道。

因緣際會提筆抒懷以來,透過與他人分享、回饋,因此有機會修正自我,心靈益加自在。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課題,很多人常以為自己怎麼老是碰到不好情事,而別人卻是如此幸運,事實上看似幸運的背後,往往有不為人知的辛酸和努力。或者說,無論別人是否比自己幸運都不重要,如何在自己眼前情況下,讓內心回盪音樂,讓生命充滿了喜樂,才是真正重點,而這正是我們一生重要的生命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