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國中生》出版一個月了,感謝幾位廣播節目主持人喜歡這本書,邀請我在節目中談相關內容。多年來,提筆抒懷是我喜愛的事,出書是我的夢想,卻從來沒想過會在廣播節目〝獻聲〞,很特別的體驗啊!
一次,我在家接受電話訪問,含前後聊天約一小時左右。主持人娓娓訴說生命的聲音和內容,很吸引人,令我好生羨慕,可惜這是一個地方性節目,連台北都收聽不到,否則一定大力推薦給朋友們。
那一天,我們針對〈接納──親子關係的內功〉,聊了不少。如同練武之人要有內功為根基才能練成真正高強的武功,『接納』就是我們要先練習的內功(註)。心靈具有強大無比的力量,如果我們的出發點夾雜了心中的遺憾、不滿意,如果我們想要指導、教育別人,或期待他人改變,即顯示了自己不欣賞、不認同與無法接納等心態,對方會像雷達一樣接收到如此訊息,感受不太好,因此不容易達到預期效果!
不能接納自己就會缺乏自信,不能接納別人則容易挑剔……,很多人常在不自覺中流露如此心態,一旦對某個人或哪個孩子缺乏「接納」,就會看不慣而不滿對方,即使芝麻綠豆小事或毫無關聯之事,也可以大作文章,口氣極糟、不斷碎念,甚至打罵!不僅模糊了焦點,弄不清楚問題在哪裡,更糟的是,對方根本感受不到「善意」,沒有效果,徒然使關係疏遠,讓不利於己的情況更加不利。
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當我們希望親近之人改變時,最好的方法是回到自己身上──練習接納,也就是放下期待、讓心歸零。這是深刻的內省和超越工夫,需要非常努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僅適用父母對孩子,親人伴侶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乃至於生命裡不能改變的部分,也都只能練習接納,不讓自己存有怨天尤人、自憐自艾或自責追悔的想法,才是成熟健康的心靈。
彷彿,這些都是老天給人們的考驗,只要你通過了,祂就會送你一份禮物。當自己真正能夠「全然接納」、「無所期待」時,很多情況就跟著改變了,所謂「無欲則剛」、「無求才是大求」,不也如此詮釋?
主持人告訴我,一位好友是名校畢業,她的孩子在課業表現上卻不如人意,公婆很不能諒解,媽媽自己如此優秀,為什麼不能把孩子教成像她一樣?主持人說:「我沒辦法告訴好友,妳就練習接納吧!」於是請我談一談,當得不到掌聲時,要如何喜樂呢?
我很能理解這位朋友的心情,或者說,我曾經有相同情境,不過,對我不諒解且要求較多的人,不是公婆而是另一半。因此,當時委屈不平的情緒,只怕有過之而無不及!所幸,我有一個不服輸的靈魂:生命中任何情況發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既然無法得到心裡所想的,那麼一定要學到成長、獲得正向能量,否則豈不兩邊落空?
於是,一次又一次,我努力學習跳脫!藉此機會寫出來,與有緣人分享。
首先,我不斷告訴自己:生命價值不能用成績分數來衡量,兒子的生命價值如此,我這媽媽的的生命價值何嘗不是?即使孩子表現不令人滿意,我沒有對孩子作負面評價,也不認為他從此沒希望、貶抑他的價值。
更關鍵的是,雖然重要他人有所怪怨,但我要肯定自己!肯定過程中我已經很努力了,不能「以結果論英雄」,何況孩子在人格及品德方面值得讚賞,在生活上也有貼心表現,生命真諦之一不就是「多看優點,忽略缺點」嗎?若以孩子單一表現(如成績課業)來衡量人的價值,覺得丟臉沒面子,或者擔憂、無法接納,而不斷轉嫁壓力,不僅自討苦吃,也苦了家人。
再者,我會細想親人的出發點並加以肯定,以尋求心靈平靜。記得,我曾因公公一番責難而在網誌上寫出〈給媽媽一點掌聲,好嗎?〉一文,起初,我滿腹委屈不平,但想到老天已經給我這麼多考驗了,如果再加上翁媳關係惡劣,受苦的心靈還不是自己?我一定不要成為這種被懲罰的好人,更不想一件事損失兩次!……如此念頭一轉,讓我不再有負面情緒。同時我明白公婆都是明理的好人,公公、先生與我一樣,同樣關心孩子未來,差別在於他們觀念不易改變,或跳脫不了擔憂心情,才會將壓力轉嫁到我的身上。有了這種理解和跳脫,家人間依然和諧。
當媽媽很辛苦,想替普天下母親請求〈給媽媽一點掌聲,好嗎?〉可是,我心裡明白,將期望寄託他人或環境,實在無法掌握,只有肯定自己,練習跳脫和凡事感恩,生命才會美好!……所以本書最終篇以〈沒有掌聲,依然要喜樂〉結語,與大家共勉!
掌聲,令人欣喜,讓人開心,使人得到一份鼓舞力量,更活力充沛向前走!然而,來自外在的掌聲,終究可遇不可求,有時非常努力也不一定有掌聲,甚至反有責難或重重挫折。
沒有外在掌聲,依然要充滿喜樂;不用他人掌聲,自己按個讚吧!
註:摘自蘇麗華《傾聽孩子的心》一書〈孩子心,父母情〉一文
本篇相片2013.01.26拍攝於陽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