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1】諸事外求,增添愁滋味

2009090704:39



如果說,生命是一場學習,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功課。那麼,我要感謝上天所賜予的功課不疾不徐,沒有立即性或重大到措手不及,讓我有餘裕透過提筆抒懷,經由自我覺察、自我剖析與自我省思,學會了「自在、包容和感恩」這一門生命課題。

人生上半場,常在心中存有許多自己所希望的樣貌,得不到或未如己意時,容易怨懟、無奈或痛苦,未有足夠能力化解諸多愁滋味,不明白原來轉個彎或換個角度可以看見另一片世界。往往不自覺地,將這種期待加諸在他人身上,希望對方或外界有所改變,以符合自己心中所想要的,但諸事外求的結果,反而更增添了愁滋味。

步入不惑,逐漸明白,誠如心理輔導叢書——「是你選擇了憂鬱」所述,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優質世界」的人事物標準,我們會以心中標準去勾勒與自己有關的他人圖像,例如伴侶、孩子、家人、同事,甚或不太重要的他人……,如果不能自覺或無法自我調整,就會對不符合優質世界的人事物感到苦惱,轉而要求別人或環境,形成自己與他人壓力,甚或影響彼此關係。

希望『外在』一如我們每個人『內在』所預期的樣貌,期待人事物要以某種形式呈現,一定要如何或一定不如何,在佛家說法是『執著』,所謂『去我執』與前述心理叢書意理相近,無非是教我們學習接受外界所給予的一切。人的力量有其限制,很多情況又是掌握在環境或他人手中,想要改變它的心越強烈,內心所受煎熬則越嚴重,只有「接受」,心靈才得以自在;「接受」,不一定是認同,亦非無情,只是心不隨之起伏。「接受」,不是理智上懂得、情感上就能做到,需要不斷練習,方能離苦得樂。 ~  待續........





最喜歡這時候的荷花池,天氣炎熱,悠游水中我最樂





嗨!小鴨鴨,你怎麼落單了?





踩在荷葉上,躲在荷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