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媽媽洗碗

2009120522:54




「人人都想拯救世界,但是沒有人幫媽媽洗碗!」日前台灣大學李校長嗣涔引用雜誌中的一句話,提醒大學新鮮人別好高騖遠,應從根本做起;強調建立人我關係的起點不在學校而在家庭,從關懷家人出發,進而延伸到關懷他人、社會與環境。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迄今根深柢固地存在許多人心中。不同的是,以前我們忙完農事、家事之餘,找尋空隙利用時間讀書,記得小時候常在採茶時,把英文單字做成小抄掛在手錶上,邊採茶邊背單字!放學或假日,到山上放牛、割草,會帶著一本書,一個人獨自爬上芭樂樹,啃著芭樂看著書。學校家政課要交的刺繡作業,也利用到伯公樹下拜土地公時完成,堂妹回憶當時幫忙拉線、穿線的情景,歷歷在目。

隨著社會型態改變,現在孩子沒有農事需要幫忙,很多家事又常常被父母包辦了,他們只要負責讀書、睡覺,外加娛樂。長期以往,自然會對人我關係缺乏熱情,也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表現漠然。而電視、電動與電腦等娛樂,絕對又比讀書有趣且吸引人,相形之下,讀書考試升學成為無法主動追求的苦差事,要如何產生熱情呢?反觀以前的我們,因為機會不易、求知若渴,總以主動態度利用一點一滴的零碎時間充實自己。

如同前述李校長所言,建立人我關係的起點不在學校而在家庭,倘若家庭無法給予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期待他們能從師長一席話得到頓悟的機率,可能少之又少,也難怪「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日前到三義卓也小屋度假,農莊擁有一方有機蔬菜園,除供應餐廳部分食材外,同時也為了配合政策推展休閒農業,讓客人到農場摘菜、挖地瓜、野炊、農作體驗…….。遺憾的是,總會碰到一些令人氣餒的情況:家長嫌菜不夠豐盛、叨唸吃不飽,但最後卻剩下很多!
餐後指導小朋友收拾善後,家長不是教小朋友別理會,就是教小朋友隨便洗洗就好。這是什麼教育?父母給小孩的是什麼?沒有家長跟團反而沒有如此離譜!令人感慨萬千。

此外,對於「幫媽媽洗碗」一詞,我有些不同看法。基本上這是一種舊思維,為什麼是「幫媽媽」洗碗呢?家,為所有成員共同擁有,一起參與分擔家庭事務應屬正常,並非只有媽媽的責任,不該說是「幫媽媽」洗碗。在這方面,我家先生稱得上良好示範,他會幫忙各種家務,兒子升上小五,即開始與他輪流負責洗碗;每個人摺疊自己的衣服;擦地板原則上也是全家總動員;只要大兒子在家,晾衣服經常是他處理,或和媽媽一起完成。

看到台大校長那番話,我傳簡訊給住校的高二兒子:「人人都想拯救世界,但是沒有人幫媽媽洗碗!」這是台大校長引用來勉勵新生的話。媽媽很高興,我的兒子──你,是個會幫忙洗碗、會分擔很多家事的好孩子!















【好文共賞】
你無法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的
一切都是好因緣~ 劉墉/ 臘腸樹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