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女人,坐在同一張桌子喝飲料。
其中一個把雨傘靠在桌邊,另一個在喝完飲料時,迷迷糊糊的,順手拿起雨傘就走。
雨傘的主人大聲叫著:「喂!妳拿了我的雨傘。」
前面那個女人一臉尷尬,紅著臉向對方道歉,說是忘了自已沒帶傘。
這讓她想起了需要買把雨傘,順便也買一把給孩子,準備回家。
不久,正巧又跟那位誤認她拿了雨傘的女人,坐在同一輛公車上。
那女人注視著那兩把雨傘,說:「我看妳今天的成績還不錯嘛!」
『偏』見會把『人』看『扁』了,容易讓人偏離事情的實相,本故事即為如此。
有時同一件事呈現出來的樣貌本是相同的,卻容易因為自己對作者不同看法,而解讀為不同的動機。例如:甲乙兩位同事先後承辦一樣的工作項目內容,甲給人的印象是以服務為導向態度,針對問題尋求解決、對事不對人;乙碰到問題必先抱怨批判一番,從不懂得反求諸己,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有一次,某項業務小有狀況,由於是工作交接的模糊階段,別人搞不清楚到底是誰做的?然而大部分同事覺得一定是乙,因為他一向喜歡拿著雞毛當令箭,將簡單事情複雜化。實際上卻是甲一時疏忽判斷錯誤,害別人做了白工,但他人都以自己心中對甲乙印象先下了與實情相反的推論。
偏見容易讓人帶上情緒、產生誤會,甚或影響人際關係。
通常我們會因先入為主的想法,影響了對事情的解讀,引發誤會或情緒,不利於自己與別人。所有的人際關係中,只要有個人情緒,就容易影響溝通,明明出發點是善意的,但太過關心或擔憂,話從嘴邊說出可能成了抱怨、批評,無法以平常心對待;明明不是對眼前這件事有意見,情緒卻因另一件事引發,導致對眼前此事作了不當處理。最糟糕的是,負面情緒會讓人落入不快樂情境中,頻率過高、時間太長,還容易積怨成疾呢!
多年前,某段時間代理主管職務,有一天同事臨時請假,卻未告知是雙重代理身分的我,令我有不被尊重的感覺。從進辦公室直到下班時刻,她都未提到請假的事,也沒有送出假單,我心中醞釀著要以朋友立場告訴她:對人不尊重,吃虧的會是自己。當我尚未付諸行動時,她卻正好拿公事來請示,心理不舒服的我,口氣不悅:「小姐,你應該自己先研究好以後,再來找我吧!」我以帶有批判的情緒性字眼,反映了她一連串不尊重我的行為,也以心中想法對她的行為下了判斷,形成『偏見』。看到同仁錯愕與受傷的表情,我覺察到自己的不當處理,也發現有些不必要的猜測和情緒。
內心投射對事情的解讀,有時也發生令人莞爾的趣事。
我離開服務十年的機關,不少新舊同事見到我,總會以身材胖瘦做為寒喧話題,歸納得到一個結論:舊同事說我變〝胖〞了,覺得「你從忙碌的主管機關調到所屬單位,應該是輕鬆多了,心寬一定體胖」;新同事卻認為我變〝瘦〞了,說法是「我們機關這麼忙,害你消瘦了。」我變胖還是變瘦的答案只有一個,或者說我的胖瘦變化根本不明顯,只是說者心中先存有自己想法,對所見相同事物產生不同的看法而已。
身材胖瘦說法的經驗,讓我聯想到,通常我們容易在乎別人的看法,受制於外物,以致自己情緒隨之起伏,事實上自己情況沒有不同,不同的只是別人的觀感,而我們卻常隨著這些不同觀點感到高興或難過,這不是與自己過不去嗎?更何況經常有些莫名的扭曲或中傷,倘若我們如此在乎的話,心就被主宰了,沒有好日子過囉!
林林總總經驗讓我不斷砥礪自己,學會放下、讓心歸零:不讓自己過往經驗留有負面影響,不對別人存有先入為主的偏見。唯其如此,自己情緒才不容易受到牽引,溝通會比較順暢;最重要的是,心自在,不易為他人所影響。
更多阿勃勒照片 慢活,心修練《活在當下》 重拾相機,捕捉黃金雨
阿勃勒 ﹠荷蘭娃娃 看阿勃勒,不當九九一族
文寫於93年底,圖拍攝於2007年6月楊梅大同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