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洪蘭老師~學生不乖,請送校長室

2012102606:43

 

(原文刊載於國語日報家庭版2011-05-17,收錄於【請問洪蘭老師】一書)

  又有兩位媽媽來跟我抱怨,說她們孩子的班上有過動兒,老師整天都在罵這個孩子,嚴重剝奪其他孩子的受教權,她們正在發動連署,要這個孩子轉班。這是一個在校園常見的問題,不知為何一直不能妥善處理。


  孩子不服管教是每個國家都有的事情,不妨看看別人怎麼做。在美國,老師會寫紙條,把孩子送校長室,請校長處理。因為老師也是人,人在氣頭上常會口不擇言。常在報上看到有老師打孩子耳光等過度體罰的事件。當孩子一直講不聽(或聽不懂),老師就失去耐性,下手就重了。如果請校長處理,老師就可以和顏悅色的上課,不必板著臉罵人,教學效果會好很多。


  請校長處理的好處是,人只有一張嘴,老師在罵孩子,自然就不能講課,這樣的次數多了,別的孩子的父母就會抗議。此外,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公開羞辱孩子是很不好的,固然有孩子會因此發憤圖強,但有更多孩子會因此而自暴自棄。

 
  去校長室就不一樣了,校長室門一關,言不出四耳,許多在教室堅決不認罪的孩子,一進校長室就馬上低頭認錯,請求校長原諒;但是一走出校長室,又一副很「酷」的樣子,對同學說:「去了校長室又怎麼樣?」跟在校長室裡面的行為判若兩人,這就是孩子自尊心在作祟;尤其是國中的孩子,私下規勸的效果遠比當眾羞辱好。


  送去校長室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校長不在事發現場,所以他拿到老師的紙條會先問:「你為什麼打人?」這番問話給了孩子辯說的機會:「不是我打他,是他先打我的。」人都有良知,孩子做錯事,他會知道,適當的處罰,他會接受;孩子不接受的是被冤枉。


  研究發現,兩歲半的孩子就不接受被冤枉了。如果孩子被處罰以後一直哭或感到忿忿不平,請一定要蹲下來問他,是不是被冤枉了,不要讓孩子含冤不白。有些性情激烈一點的孩子,會選擇以死明志。有個國二女生被老師懷疑偷錢,搜身又搜書包,結果放學後家都沒回,就在廁所上吊自殺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功課,而是情緒的正常發展。神經學家在人類的大腦中發現,掌管記憶的海馬迴神經細胞可以再生。人是終身學習的,孩子有一生的時間去學習,不必急於一時一刻。但是情緒處理不當,會使孩子厭惡上學,甚至產生負向人格。當一句負面的話要四句正面的話才可以彌補時,我們罵孩子怎麼可以口不擇言?


  所有的研究都指出,學習要依靠「情緒」和「動機」。人在恐懼中無法學習,所以上課氣氛要好;如果沒有動機,就算老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也無動於衷。如果要真正有效教學,學校必須有彈性,老師的人數必須增加。也就是說,開竅晚、跟不上進度的孩子,可以到低一個年級的班去上課,或請愛心媽媽進行一對一教學,但是其他的課要回到原班級上,因為孩子必須跟同儕一起成長,情緒的發育才會正常。


  傳統的包袱,背不動的可以拋棄,「以不變應萬變」是錯誤的觀念。易經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改革事在人為,只要有心,沒有做不成的道理。既然過去的方法都沒有效,何不讓校長去處理孩子的不當行為,讓老師專心教學呢?




            【延伸閱讀】

           《理直氣平──勇於改變才會進步》/洪蘭
           心釀幸福~讀洪蘭《理直氣平》1-----改變,認識的開始 
           心釀幸福~讀洪蘭《理直氣平》2-----做自己,擁有主控權 
           心釀幸福~讀洪蘭《理直氣平》3-----父母快樂,孩子才會快樂
           心釀幸福~讀洪蘭《理直氣平》4-----讚美,技巧與內省兼修
           心釀幸福~讀洪蘭《理直氣平》5-----生命要自己找出口 
           心釀幸福~讀洪蘭《理直氣平》end-----生命教育,在於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