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你好,大家好《第21頁》

2010051604:09

兼記《第21頁》,初稿寫於94年初。
投稿受挫,心境轉變不再想著自己,
願為這片土地略盡棉薄之力,「只說故事、不講道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曾經好友的同事問她,為什麼我的文章不集結出書,好友回答:「欠缺知名度,沒賣相啊!」她同時剖析,這年頭出版商會選擇出版的作者,除了作者本身的知名度外,還有什麼可以賣到更快更好的數量和價格呢?一介默默無聞的女子,寫的又是正經八百的東西,要找到願意出版的老闆,大概機率不高。好友像是看透一切地預測我的未來,字字針砭、直入心坎,有點刺痛,我知道她並無惡意,只是要我認清現實──自己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沒有所謂社會光環,在這個只重成就不重內在的社會裡,誰會不顧成本為我冒險呢?  


壓力衝擊,投稿敗北

前述情節發生在我提筆抒懷的第二年底,當時外子又丟了工作,壓力衝擊著我,更加渴望筆耕有所收穫。另一好友深深了解到靠寫文章賺錢很不容易,不希望我在此方面給自己太大壓力,於是提醒我「筆耕最大作用是發抒心情,更了解自己,有益身心健康,額外收穫要靠機緣。」


更慘的是,在我剛開始提筆時有人說:「拜託,誰看得下那些東西?」曾經一度令我挫折,如今面臨失意,負面情緒又起。我對另外一位好友傾訴,她理性地回答我:「若你真有考慮將作品公諸大眾,要包容各式各樣不同的意見及聲音,到底你走的並不是討喜路線,艱困程度自是加倍!同學或朋友多少對你有些了解或基於情誼,自然給你鼓勵多於批評,一旦面對陌生群眾,也許無情的程度更甚於此。」 
  

當時情緒低落,投稿敗北的遭遇,更令我感到灰心,也不得不重新評估自己的作品。或許,以一個會計背景的人,能有如此程度,一般人會覺得不錯,所以鼓勵多於批評,然而與真正專業之人相較,是否稚嫩而不自知?平凡、渺小如我,豈不是野人獻曝?
 




自我激勵,找出正面鼓勵

失意沮喪了一陣子,秉著為壓力找出口的習慣,我不斷處理負面情緒,開始尋找勵志故事來給自己打氣,於是重新再看《青蛙的故事》,希望學習那隻爬上高塔的聾子青蛙,聽不到放棄的聲音,堅持到最後。正如故事中所說,我所聽到的聲音都可能影響自己的行為,而我要記得那些正面的話語,積極、樂觀!


接著,想起了筆耕以來得到的肯定和鼓勵,其中不乏生命歷練與內涵至為豐富之人,曾在我人生谷底時給予勉勵:「我發現妳有一隻好筆,每次閱讀妳的隨筆,都有一種娓娓道來,深得人心的感覺。不管妳遭遇了什麼,也許這可以是生命重來的基點,好像哈利波特的作者一般……」她同時鼓勵我倘若投稿敗北不要氣餒,因為「妳有潛力!」那句〝有潛力〞還用特大且不同顏色的字體。

   
一路陪伴的好友,特地寄了一封email,勉勵我不要放棄!那封郵件的故事敘述一位勇於尋夢的青年,父親從反對到默默支持他寫作,最後終於成功。好友寫信說:「從沒告訴過妳,妳的文章,妳的一些見解,改變我許多態度,也讓我做了好多反省,現在我已經更能從正面角度去看事情,變得更豁達,也過得更快樂。所以我要告訴妳,不管別人對妳文章的評價如何,我永遠是妳的忠實讀者!妳帶給我許多正面思維,如果我先生知道我的改變是因為妳,他會很感動的。」 


一篇文章的啟發

一直很欽佩李家同教授為弱勢團體付出貢獻的精神,喜歡他饒富人道色彩的故事,總有令人省思的深層意涵。就在那段時間,我整理平日剪下的報刊文章,看到半年前李教授所寫的「是我應該謝謝你」一文,得到許多啟發。故事中的大企業家,一生滿載世俗眼中的社會光芒,他一直看不到不幸的人,然而這種不幸的人一定早已存在,只是他的世界中沒有這種人!也許他曾經在街上看到過,但是他對這種人毫不關心,因此看到了,也等於沒有看見。七十幾歲的企業家生了一場重病,他那顆慈悲與柔軟的心,才被激發出來,因此臨終時,完全變了一個人!他在遺囑中交代,要在十年內將九十﹪財產全部變賣成現金,然後把現金捐給窮人。大企業家的兒子為故事情節下了註解:「他絕對存在,只要你關懷這種人,你就會看到他。」


比起企業家臨終時的體悟,自己是幸福的,因為我比他年輕許多,雖然無法擁有財富幫助別人,仍能發揮化小愛為大愛的力量;雖然平凡、渺小,卻不能妄自菲薄,只要用心,也能為這個社會貢獻心力,做個照亮別人的發光體!這個故事帶給我很大啟示,潛藏在內心深處悲天憫人的心懷,完全被激發出來。心中不再矛盾、猶豫,像我如此多情的人,永遠無法讓自己無情,總有太多事佔據著多情的心,這就是我,與年齡沒有關係,也不論在逆境,或順境。


心境轉化 ,投稿獲青睞   

以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女子而言,必須從投稿著手,一旦擁有一席之地,才能侈言其他機會,唯有慢慢走出去,才有更大能量照亮更多的人。不重內在的社會是事實,然而就像到非洲開發鞋市場的兩個業務員一樣,悲觀的業務員認為沒市場,樂觀者則覺得商機無限!正因為社會只重成就不重內在,探索內在益顯重要:「這是壓力重重、情緒失調的時代,只有身心安頓是良方;而身心安頓需要從認識與了解自己著手,坦誠面對自我生命,才能學得心靈自在。」唯有每個人從本身做起,不斷自我提升,才能讓生活更美好;只有在生活中實踐,增進各種人際關係,進而才能創造「我好,你好,大家好」的社會。
   

歷經一番心理折磨,讓我嘗試以「只說故事,不講道理」的風格呈現,從此心中不再想著自己,願為這片土地略盡棉薄之力,心境也逐漸轉化為注重過程,而不只是在意結果。不久,藉由幾個朋友心情分享,讓我寫下「放棄孩子有理由?」、「小三生看幸福」、「不是錦上添花」等關懷他人的作品,旋即蒙獲聯合報青睞,此後陸續在報章雜誌發表不少拙作。
   


  

 



推薦李家同的《第21頁》
《第21頁》這本「愛之書」,是李家同教授繼《讓高牆倒下吧》與《鐘聲又再響起》之後,另一本感人之作!作者以生花妙筆在本書中寫下12篇精采故事,當初讓我得到很大啟示的「是我應該謝謝你」,即收錄於此。

「第21頁」是另一篇經典故事,敘述一位心繫學生的教授,在臨終時,仍記掛著多年前兒童中心的學生。身旁的人動用所有關係,終於將學生領到教授病床前,教授要他打開自己保存已久的課本,翻到第21頁,那正是學生輟學前教授為他上的最後一頁……。這故事令我感動許久,那是李教授無私精神的寫照,也反映了我心中潛藏的志願。
 
書中的每篇故事搭配由名插畫家恩佐精心繪製的彩色圖畫,這是此書吸引我的另一原因。恩佐是我極為喜愛的年輕插畫家,改天再分享由恩佐執畫筆的好書。所附《第21頁》的封面照片,綠色植物是我的小盆栽,原來的封面全是橘色的哦! 

 



   
  【延伸閱讀】  
 面面:李家同的《第二十一頁》
 monica:愛讀李家同「第21頁」
 珠兒:
放棄孩子有理由?
 珠兒: 小三生看幸福
 珠兒: 不是錦上添花

    您輕點一下〝推〞,對作者將是莫大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