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界限在哪裡?

2007042105:09




故事背景92年7月

老二令人煩心的行為,剛回來時比較嚴重,曾經沉寂了一段時間,後來又不斷上演,正符合了專家所言:「不要以為日後都不會有煩惱的事了,已消失的不好行為還是可能會重新出現,父母師長不要感到氣餒……」

有段時間,他又開始了喜歡尖叫的行為。

在那炎炎夏日裡,每個人心情很容易心浮氣躁的時刻,他的尖叫更顯得令人生氣而厭煩,為人老爸者往往容易在情緒難以掌控下「扁」他,結果製造了更多的心浮氣躁,而他尖叫的行為卻未因此改善。我和外子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南轅北轍,每次他對老二的責罰,與我所認定的標準不一致時,表情與態度表露無遺,敏銳的心靈早已完全洞悉,我卻不自覺。

在他重複出現尖叫行為,也重複被責罰那個星期中,因為在乎孩子的人格發展,卻又與外子不同教養態度,導致我的挫折感好重,感覺很心煩,為什麼沒有一本書可以告訴我答案?……

此時,正好幼稚園的園長打電話給我,她的提醒讓我體悟:孩子敏銳的心靈會覺察到父母的不一致,反而無所適從,需要自我修正與控制,以避免表現出「父母不同調」的情緒或態度。

               

不久,類似的故事又在飯桌前上演了。我實在不想讓此事繼續困擾自己,於是決定「鬥智而不動氣」,只要今天比昨天更好,就給自己掌聲!

仔細觀察老二的敏銳心靈與個人主見,甚至能從父母處罰他時的語調、態度,覺察出父母的情緒,從而產生不同反應,例如:當我在失控情緒下對他的小錯施以責罰,或所犯錯誤與處罰不相當時,他會以更嚴重的尖叫、抓狂回應我,製造更多重複情節與受傷心靈。

此外,孩子容易對特別關愛自己的人,做出較多要求,以為可以逾越界限。原來,對孩子關愛是必要的,如何拿捏,同時讓他明白不能逾越界限,是一門艱深的學問,考驗著大人的智慧。

想通此層,當他再次用力尖叫時,我主動扮演黑臉角色,拿著平日老爸使用的小竹子,只用了三分力打他,情緒平穩、語氣堅定地告訴他:「我很喜歡你,但是不喜歡你尖叫;我現在輕輕地打你一下,你如果再尖叫的話,我會打的更重一點,說到一定做到。」

當天晚上洗澡時,我又重複對他說,我很喜歡他,但是不喜歡他尖叫等三四項行為,沒想到他主動加上另一項!此後數天內,偶爾他會有尖叫情形,我先給他一個機會,同時提醒他:再叫的話會受到處罰。實施效果不錯,我沒有因此再處罰過他,他喜歡尖叫的情況,幾乎沒有再出現了。

每個人內心都需要一份安定力量,尤其像我家老二之類的孩子。或許,是那句「我很喜歡你」讓他得到安定,平穩情緒、堅定語氣和明確的規範,讓他明白做了什麼,就會受到什麼後果。孩子是敏銳聰明的,當我們訂好了遊戲規則,而且堅定地去執行,想必他不會傻到故意去違背而遭受處罰!